疫情之下,众多行业被影响,而进入21世纪的全球旅游酒店业可谓正遭受迄今为止最大重创。
五一假期刚过,多家酒店集团发布了内部人事变动信息,其中温德姆酒店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刘晨军、万豪集团中国区酒店业务发展高级副总裁林聪都将离开各自公司。
这两位中国酒店业代表人物的变动,意味着中国酒店行业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开启“由攻转守”的阶段。
温德姆酒店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刘晨军(左)
万豪集团中国区酒店业务发展高级副总裁林聪(右)
过去10年,是国内外各大酒店集团在中国市场攻城掠地的阶段。刘晨军作为温德姆中国区总裁7年时间里,温德姆在中国新开及新签的酒店数量翻了3倍,让温德姆成为在华酒店数量最大的国际酒店集团;从2008年开始,林聪则是带领万豪在中国签下了超400家酒店。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万物生长的中国市场环境下,酒店行业这一段群雄逐鹿的岁月将被永久纪录和铭记。
可以预见,在接下来较长时间里面,各大酒店集团将更偏重业务防守的姿态。缩减人员编制、降低人员薪资、砍掉市场预算、优化运营人效比。在新的环境以及新的集团策略下,这些集团做出的人员调整其实也颇能理解,逻辑就像球赛一样,篮球防守回合不需要库里,足球退守时也往往用不着梅西。
如果拉长整个时间轴来看的话,疫情的到来,倒是帮助这些行业大佬们提前做到了功成身退,让自己在各自公司留下了一段不断高速增长、搅动行业的故事。
新增高端酒店数量在近两年出现了下降趋势
(数据来源: STR)
在这样的时刻,很多在一线的酒店人想必万分迷茫,所以今天我主要想和你聊聊当时的初心。我们每个人的“当时”都不相同,场景也各自迥异,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从当时的那份纯粹中寻求慰藉和支持。
或许你不会永远在这个行业,但是最初让你决心踏入酒店业的那个念头,或者说是某个瞬间,在我看来弥足珍贵,它让我们开启了一段不同的人生体验。
接下来的文章内容里,是一位年轻酒店人在经历行业冲击后写下来的心路历程。追寻她的故事,或许也可帮你找到初心瞬间的那份感动。
前几天,B站对我说,奔涌吧 后浪。
如果你不喜欢何冰老师的说教腔配上B站的宣传大片,可以打开文字稿,想象自己回到几年前。那个时候还不用面对现实的压力,可以用最纯粹的心灵探索自己和世界。
想和来自欧洲小国的同学谈天说地,想尝出那十几种cheese的臭有什么区别,想跑到世界的每个角落看一看,不为了什么,只是觉得有意思。
那个时候,我选择了酒店管理。
工作了一段时间后,现在的你在早晚通勤的人流中赶时间,在电脑前消化自己的情绪,投出一份又一份没有回音的简历,你是否会觉得曾经的自己有一些陌生。
疫情后期,失业的人每天都在增加,成千上万的旅游业从业者的生活和整个行业一起跌到了谷底。热爱在现实中落空。
Airbnb裁员25%
Ryanair 计划裁员3000人
Kayak 裁员及无薪假400人
British Airway 计划裁员12,000人
Tripadvisor 计划减少25%员工数量
Disney World 安排超过43,000员工无薪假
...
失业会让人失去收入来源、未来规划甚至自我认同。
酒店业工作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仅会占据我们大部分的时间,而且还占据了我们的心。平时干活又苦又累,全靠用爱发电在支撑,现在工作说没就没了,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爱上了一个渣男,然后陷入深深的自责,选择酒店管理是不是一个错误?
面试的时候会被问到,你未来五年的规划是什么,现在我会回答说,小孩子才做规划,成年人要学会不断地调整方向。我们面临的未来是不确定什么时候会恢复职位?我们是否还能回到原来的轨道?重振后竞争是否会更加激烈?下一次危机又潜伏在哪里?热爱中多了一分理性。
同在一片水域中,我身边的朋友们都多多少少受了一些影响,除了抱在一起痛哭以外,我们也互相分享了最近都在做什么。
面对现实的无奈,大家都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开始尝试另外的出路,虽然不知道能不能走出一番天地,但是在探索中重新获得了希望。世界在变,不变的是我们会继续向前走。
读硕士
“即便我毕业已经31岁,也还有30年可以工作”
S小姐说自己花了6年才搞明白自己喜欢的一直是酒店设计而不是酒店管理。
两个字的差别实际上千差万别。读书、实习到工作,似乎一直围绕着自己喜欢的东西打转,但始终无法斩钉截铁地说自己愿意一辈子做下去,反而把创作当成自我消遣的时候感到更加开心。
生活在低谷的时候最真实的纹路才会显现。用S小姐的话说,学习景观设计救了她的命,让她觉得自己虽然没有工作,但还是在为未来努力着。低谷的次数多了也就和景观设计熟悉了起来。
最开始是刚毕业焦虑的找工作时期,她感到郊区的花园是最能放松心情的地方。等待公司回复的时候S小姐喜欢看书,半年时间看了30多本书,其中有不少是关于建筑,像是《贝律铭全集》,《负建筑》等,没想到第一份工作只维持了5个月就迎来了又一个低谷,这一次她变得更加专业,开始准备申请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的景观设计硕士。
酒店管理到景观设计,S小姐自己非常清楚这是一个听起来有点疯狂的转折,但是放到她的故事中又变得自然。
全球多个城市的实习经历让她感知到不同的环境风貌孕育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墨尔本最宜居,而迪拜缺少植被覆盖...酒店集团的经历又让她了解到设计部门的职能。拥有如此丰富的背景知识,S小姐以后的作品一定会特别好卖吧!
S小姐的故事让我意识到我们这一代的职业道路已经不再会有既定的通道,甚至不是螺旋式上升,我们会遇到山穷水尽的时刻,不得不转弯掉头,去到那些自己从来没想过要去的地方,或是少有人走的路,回看的时候那条路是我们在世上独特的印记。
创业
“如果不成功我就死心了,回去上班”
L小姐在工作被剥夺以后觉得在这条曾经选择的道路上看不到希望,心中埋藏的烘焙梦却越来越亮。她的心里有两个声音,一个声音告诉她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于是开始疯狂的投简历,另一个声音告诉她工作就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花钱,那不如直接做点喜欢的事情养活自己。
她决定给自己3个月的时间做这件这辈子特别想做的事情,如果成功了就做下去,如果不成功就说明自己不适合,彻底死心然后回去上班,不留遗憾。
现在的她正勇敢地做出一个又一个的尝试。退了公司旁边的房子,把自己关在厨房里研发产品,想尽办法做推广,也面临了让她抓狂的琐事。
有一个新加的客户是卖珠宝的微商,比她更会推销,蛋糕没卖出去差点买了珠宝。还记得曾经L小姐叫我去她家吃午饭,到了以后发现午饭是一桌的蛋糕,看到她去追求自己热爱的事情真的很开心!
疫情迫使我们停下工作,经受经济和心理的双重考验,失去了自己珍爱的工作是非常难过的,但是换一个角度想,这或许是上天安排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改变并不容易,因此在感到无路可走的时候,变化才更有可能发生。相信大家都会找到自己的解法,更重要的是,未来遇到其他困难也都不要怕。
撰文|L
插画|Hacer iek & Garima Sikdar
如果你也觉得没有了工作
像是弄丢了一件很重要的物品
可以来跟我们聊聊心事
整顿好心情才有力量跨越山海
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
加油